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

2011/8/30作業

1.預習國語:查生字部首、總筆劃、造詞及形近字
2.預習數學:質數與合數
3.背誦國語詩兩首:冬夜讀書示子聿、竹石
4.發下班刊
5.交回條、基本資料表

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

六年級課表

由於南瑪都颱風來襲,8/29返校日取消,也請各位612大孩子為臺灣送祝福,希望將災害減至最小。
附上六年級課表,希望大家利用時間預習
節次  週一     週二    週三    週四    週五    
  1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社        數        社        音
  2        英         社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健       
  3        國       美勞      英        數       
  4      彈(成語 )    表演     本土     國       (數)
  5      電腦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彈(閱讀)      自
  6      體育       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綜合      自
  7        自       綜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綜合    游.桌

國、數、綜合活動、彈性:吳勢方老師
自然:黃思航老師
社會、健康:傅志男老師
英語:陳幹忠老師
本土語:盧秋惠老師
音樂:魏志仲老師
體育、游泳、桌球:紀昭成老師
美勞、表演藝術:林文鵬老師
電腦:鄭志銘老師

晨光時間
7:30~7:45抄生詞解釋、晨讀、早餐
7:45小組長帶隊至外掃區打掃
7:45~8:00打掃
8:00~8:10跳繩、回教室
8:10~8:35
週一   視訊、影片:呼叫妙博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週二   影片:呼叫妙博士、晨光媽媽
週三   升旗
週四   讀經(弟子規、孝經)
週五   影片:唐朝小栗子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教室佈置大功告成

經過五天的清理、打掃、佈置,終於......
感恩鈺婕媽媽撥空送來佈置用具
當然也要感恩各位孩子先前用心的幫忙搬教室~
希望大家會喜歡新教室的佈置,因為老師很用心佈置喔!

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

李國修的子女教養觀-想像力*幽默感*學會愛

我就是要你功課爛part1-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q9Wr-nPGi0&feature=related
我就是要你功課爛part2-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AFP17a51pw&feature=related

影音節錄整理
*一個小孩在唸小學的時候,如果有下床氣,功課一定不好。

*李國修的父親在他小六時對他說:你唸多少書我不介意,將來進社會不要當流氓就好。在李國修兒子小三數學只考八分的時候,他告訴兒子一樣的話,我不介意你的成績,只要你人品好就好了。

*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,這是一個錯誤觀念, 傷害多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。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,很多都是父母的一個替代和補償作用, 很多孩子的所學都是父母自己做不到要孩子去完成他的夢想和願景,以致於孩子背負著壓力。

*我們敎孩子三樣:1.想像力、2.幽默感、 3.學會愛。

*李國修兒子大一申請美國藝術大學的自傳上寫著: 我從小成長在一個幽默創意的家庭,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;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, 我12歲那一年就試著分析我自己,而且我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。我父親在他的自傳上提到,我願意死在舞台上;如今我要接續我父親的意念,我要永遠活在舞台上。

*當孩子跟你說「媽媽你看」的時候,一定要回頭看他在做什麼或發現了什麼,現在不看以後就看不到了。

*兒子到12歲當還跟爸媽一起睡,因為怕鬼。李國修說, 孩子與父母一起睡得越長,他越愛家,離家越近。

*李國修的女兒說,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, 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。從小爸爸常跟我們講很多笑話,一起玩;媽媽都說我是她最好的朋友。 我很高興我生在這樣的家庭。

*我們家很少講「不」。父母不要壓抑小孩,給小孩設限。 讓孩子說不,父母要學會被孩子拒絕。

*生命會自己找到它的出口,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 她們會找到自己的出口。父母跟子女之間要建立四信:信心、信用、信任、找到他們彼此的信仰。

*老師工作壓力也很大,很多老師有憂鬱的,你如果一味的否定孩子:「要聽老師的,一定是你的問題,那小孩就不說了。聽聽孩子的聲音。」

*憂鬱症很多因為壓抑所有憂鬱症來自我們無法抵抗壓力, 我們沒有一個人教我們怎麼紓壓;紓解釋放壓力,從小我就教育我的孩子:想哭就哭、想笑就笑。

*13歲的兒子問李國修說,「你怎麼找到自己的?」他回答:「 13歲談這還太早,你必須先找到興趣。」

*13~22是人生當中尋找自我的黃金關鍵期, 鼓勵孩子從他的興趣去培養;興趣比分數還重要;找到興趣還是可以在人生舞台發光發熱。

*女兒暗戀告白被拒,告白的過程中媽媽陪著順稿怎麼跟對方告白, 最後當女兒被拒絕後,陪著孩子面對後續的一切。告訴孩子:「不屬於你的人或事都會過去, 屬於你的必定會降臨。」
============
看完整集的節目,最讓我動容的, 不是這對父母說了什麼了不起的話。
聽過更多教養專家說得比她們更有系統更精闢,大道理誰都能講, 但是問這些教養專家的孩子,他們的爸媽是不是真正能實踐自己的理論,答案不見得是肯定的。
李國修的兒子說: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,讓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。
李國修的女兒說: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, 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。我很高興我生在這樣的家庭。
其實,想要跟孩子之間培養怎樣的親子關係, 要當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以這樣的模式跟他們相處。
親子關係很多屬於因果論,當年輕時候用盡當父母的權威對孩子, 年老的時候別再期待孩子能跟你很親密向朋友一樣聊天。
對孩子說什麼都說不,孩子提出什麼都拒絕, 最後孩子一定不願意跟你討論。
只會用權威約束孩子的父母, 等孩子哪天有行為能力和經濟自主能力的時候,只會想逃的遠遠的。
年輕時候不想花時間陪孩子,當年紀大的時候,孩子跟你不親, 也很難要求孩子回來多陪陪老人家。
結論是不管在孩子幾歲,能留住孩子心的,真的只有「愛」啊!
不知道能不能有一天,我的孩子也會說出:我好愛這個家的氛圍,感謝我的父母讓我做我自己。(節錄自網路文章

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

以祝福取代詛咒

看完這篇文章,讓自己想到師長教我們觀功念恩這個珍寶真的很棒,也很感恩!因為有觀功念恩,每次想到學生都會笑呢!雖然有時孩子難免犯錯,但是只要一想到他們願意改,願意成長;只要一想到他們無限的優點,都會覺得他們真的很棒。老師我要更努力,更進步,才能跟上孩子們的腳步唷!


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有一位牧師和他的太太。他們有個兒子,這兒子帶給他們許多煩惱。不只如此,這兒子離家出走、斷絕音訊三、四年了。牧師於是找了一位基督徒諮商師,把他心中的苦楚告訴對方。這名諮商師看著他說:「你已經咒詛兒子多久了?」

這牧師很訝異,他說:「你說我在咒詛兒子,這是什麼意思?」諮商師回答說:「所謂咒詛的意思就是,說另一個人的不是。剛才你所說的,都在告訴我有關你兒子的不是。你這樣咒詛兒子多久了呢?」這位牧師低著頭,說:「是的,他一出生我就咒詛他到現在,對他,我從來都不曾說一句好話。」諮商師說:「結果是無效的,對吧?」牧師回答:「是的。」

於是諮商師說:「我要挑戰你和你妻子,在接下來的兩個月,當你們想到這兒子時,要祝福他,而不是想到他的不好。我要你們禱告,求上帝賜福給他。當你們說起兒子時,我要你們記得他好的一面,說他的好話。」牧師回家後,把這事告訴太太,他們同意這諮商師的意見,也願意這麼做。當他們為這兒子禱告時,他們求上帝賜福予他。當他們談起兒子時,他們嘗試記得兒子的優點。他們每天都持續這麼做。

大約過了第十天,牧師正在書房念書,電話響了。是的,電話的另一端竟是這位兒子。兒子說:「爸爸,我真的不確定為何我會打電話給你,我只想告訴你過去一個星期,我一直想到你和媽媽,還有我們的家人,所以我只想打電話給你,看看你們好不好。」這位父親說:「兒子啊!我真的很高興你打電話來。」他們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,然後父親問:「我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,但週六要不要一起吃午餐?」兒子欣然答應。

週末午餐時間,這對父子見面了。這位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,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。過去,父親肯定會嚴厲苛責兒子,然而這次,父親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兒子,在心裡祝福他。他問兒子問題後,他就聽兒子的回答。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,他也給予肯定。午餐約會快結束時,兒子望著父親說:「爸爸!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不過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間。」父親回應說:「兒子,我也很享受和你在一起啊!」兒子說:「嗯!爸爸,我想今晚在家裡過夜好嗎?就今晚而已,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,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。」父親說:「當然可以啊!我們很高興你能和我們在一起。」

那一整天,父親心裡驚覺當他停止咒詛兒子,而以祝福代之時,情況就有了極大的改變。那天晚上,當兒子躺在他自己的床上時,父親來到兒子房間,坐下來對兒子說:「孩子,過去麼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,你願意原諒我嗎?」兒子說:「爸爸,我當然原諒你啊!」然後他就抱著父親,他們的關係從此開始和好。然而這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時開始的。

我不是很理解這是什麼原因,但當我們願意祝福他人而不再咒詛他們時,上帝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。我們種的是什麼就收成什麼。如果我們撒下咒詛的種子,我們就收咒詛;若我們撒下祝福的種子,我們的收成就是祝福。我願意收到祝福,而你呢?我們藉著祝福而非咒詛,讓神走進我們的負面境遇中,解決了一切人際關係的難題。(以上資料取材自愛修園)